5月13日,商務部 生態環境部 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6號《關于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維修業務的公告》。公告支持綜合保稅區內企業開展維修業務,下放業務核準權限(取消個案審批),明確了相關監管要求,并提出第一批55類準入產品目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進行這項政策的解讀。
公告出臺背景
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9〕3號)中,提出推動綜合保稅區發展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五大中心”——“檢測維修中心”便是其中之一。
保稅維修是加工制造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不僅能夠幫助企業能以此完善自產產品的售后服務,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將企業產業鏈由原來的加工制造環節延伸至后期檢測維修服務,形成以生產訂單帶動維修訂單、以維修訂單促進生產訂單的良性循環,有效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占有率。
此項公告,將進一步推動保稅維修業務在綜合保稅區內集聚創新發展,提升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水平。
公告解讀
涉及的55項產品范圍有哪些?
除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的規定或國務院有關部門依據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作出的規定準許外,區內企業不得開展國家禁止進出口貨物的維修業務。
第一批產品目錄詳見清單
圖片1.
維修的貨物來源有哪些?
《公告》中明確了區內企業可開展來自境外或境內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以下簡稱境內區外)的全球維修業務。維修后的貨物,應根據其來源復運至境外或境內區外。
注意:區內企業不得通過維修方式開展拆解、報廢等業務。
03
如何申請開展維修業務?
區內企業申請開展維修業務,由所在綜合保稅區管委會(或地方政府派駐行政管理機構)會同當地商務、海關等部門共同研究確定,并制訂監管方案。相關方案和企業名單應報省級商務、直屬海關等部門備案。
區內企業開展維修業務,應制定切實可行的維修操作規范、安全規程和污染防治方案。維修業務應符合相關行業管理規范和技術標準,依法履行質量保障、安全生產、達標排放、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義務。
04
維修過程中產生或替換的邊角料、舊壞件等怎么辦?
進境維修過程中產生或替換的邊角料、舊件、壞件等,原則上應全部復運出境;確實無法復運出境的,一律不得內銷,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銷毀處置。其中屬于固體廢物的,企業應當按照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有關規定進行處置。對未能在監管方案中規定的期限內對維修過程中產生或替換的邊角料、舊件、壞件等按照規定進行處置的,應終止開展保稅維修業務。
區內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固體廢物管理臺賬,依法依規申報所產生固體廢物的種類、數量、流向、貯存、利用和處置等信息,并通過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申報。
05
開展保稅維修業務需要定期評估嗎?
綜合保稅區管委會(或地方政府派駐行政管理機構)會定期組織對區內企業維修業務開展情況進行評估,督促企業及時處置維修過程中產生或替換的邊角料、舊件、壞件等,并按照規定對違規企業進行處理。
各綜合保稅區維修業務開展情況每年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匯總上報商務部、生態環境部和海關總署。
提示:
此公告發布之前已開展的保稅維修業務可按原產品維修范圍繼續開展。